首届摄影双年展系列访谈之七
2006年9月2日,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与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济南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中国(济南)当代国际摄影双年展评选工作在东方现代艺术馆落下帷幕。由国内外知名的10位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对来自世界各地1400余位摄影家的作品进行了初评,并对入围的国内外200余位摄影家的作品进行了终评。借此机会,我们采访了双年展评委之一、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传东教授。
记者:您能和我们谈一下这次双年展是如何策划的吗?
王传东:应该说两年前我们就有了策划这样一个展览的想法。在济南乃至国内,摄影展很多,但是从学术性、创新性角度举办的摄影展还没有。当时我们就产生了举办双年展的想法。三月份我们和美术馆馆长曾毅老师以及大众日报社图片总监孙京涛等省内摄影界知名人士进行了沟通,探讨双年展的定位问题。两个月前,在东方艺术馆召开的中国艺术国际摄影展年会上,我们又将这个问题提出,当时就得到中国摄影界专家们的认可,这样就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济南作为一个老城,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但是还没有举办过当代的国际性的摄影艺术展,所以我们就决定以高校为主办方、立足全国、面向世界,打好这个品牌项目。活动发布以后,得到了无国界摄影组织、英国皇家摄影学会、联合国文娱理事会摄影协会及世界二十多个国家的国际摄影组织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共收到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代著名摄影家及国内外大学生的作品15000余件。这就说明,这个展览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记者:你是怎样评价这次双年展作品的?
王传东:倡导创新,引导国际影像创作潮流,这就是我们在济南举办的摄影双年展跟其他摄影展区别开来的最大特色,创新是这次展览的最大亮点,也是我们评价的主要标准,就像我们前段时间参与文化创意博览会,创意很重要。摄影这一手段很普遍,但是拍一件好的作品不容易。让我们很高兴的是,这次我们收到来自世界各地大学生的很多优秀创意作品,有很多思维和技法上的突破。所以我认为,这次双年展的获奖作品,无论从内容、形式、技法还是创意方面,都很成熟。
记者:你认为怎样才算是一件优秀的创意摄影作品?
王传东:我觉得首先是构思和创意,比如这次获奖的优秀作品《克隆人》,想法就很独特,不管是哪一件获奖的创意类作品,都要有一个很好的思路,然后通过影象表现出来。同时还有一点,就是技法问题,比如大家都在呼吁全社会来保护环境,但是表现手法不同,就会拉开彼此之间的差距,所以还要有独特的表现技法。
记者:如今数字技术和数码科技飞速发展,你认为数字技术和数字艺术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王传东: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数字技术是数字艺术的支撑,尽管各类数码技术飞速发展,但它只是一个手段和工具,最终的结果是要表达思想,所以我觉得手法很重要,但更主要的是想法。就像以前手机没有普及,但大家一样可以联系,现在手机普及了,大家沟通起来只是更方便了,没有本质的变化。道理是一样的,技术要为艺术服务,好的创意还是依靠好的想法,当然,你如果具有娴熟的技法,更利于你想法的表现。
记者:作为高校的教师,您觉得现在摄影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王传东:我特别想说的就是,不要只学摄影技术。往往很多学生最初只是对技法感兴趣,但是接受高等教育并不是让你学会怎样使用设备。能不能创作出一件好的作品,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发挥,就好像大家都会写字,有人成了作家,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作家。技术和创意是不一样的,技术只是工具,同样的,也许你会电脑打字,别人不会,但也许人家成为作家你却没有。很多年前,有人问我,摄影还用教吗?大家都会拍照片!我就觉得这个问题太荒唐了,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是需要人文素养等各个方面支持的,是文化厚积薄发的质变,所以学生千万不要太依赖技术,一定要全面地发展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将自己的知识融会贯通。
记者:从学校方面来讲,您能不能给我们谈一下举办这次双年展的意义?
王传东:这次由我们工艺美院这样一所高校来举办国际双年展,我们的立足点首先是注重学术的研究,希望学生们参与进来,与外界交流。学生参加一个活动,肯定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这样参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参与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实力,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希望通过展览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打造知名品牌专业,也许现在我们还看不到效果,但从长远来看,品牌一旦创立,就一定有很大的收益。就像在技术上,各大企业之间没有很大的差异,但能否成功,就在于品牌效应,而品牌的创立很重要的是自身的实力。所以说,我们今天的工作是为了学校明天的发展。我们举办双年展,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体现这次展览的宗旨,就是“学术性、多元性、前瞻性”,也是我们实力的体现。双年展我们会一直做下去,展览后我们会举行学术研讨等各种学术活动,我们相信,双年展会成为我们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创立的一个著名品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