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即是历史的肉身:当摄影术传入中国
摄影术自发明至今已有180年,传入中国也有175年的历史。早期大量中国摄影出自西方人之手,而今天,年轻人已皆是数码原住民与图像生产者。
作为历史最直观的显现,摄影也是历史这场赌局的抵押之物。帕索里尼则说,人的一生是一个长镜头。高士明在《时间的摆渡者——关于摄影与历史的札记》中写道,无论是多年前的老照片,战争时代的“纪实摄影”,工作室里所谓的“艺术摄影”,抑或这些画面中人的“生命影像”——许多都已成为我们的集体记忆,它支撑着我们的历史观,也支撑着我们的历史经验。
在4月3日开幕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系列展:摄影术传入至今的中国摄影书写暨中国美院美术馆摄影部成立特展”上,中国摄影史中的诸多难忘瞬间或湮没岁月,迎来了它们久违的集体亮相。经过血与火的铸炼、历史与岁月的磨砺,这些摄影凝聚出一种动人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照片中那些无名的山河、无名的人群,沉默、凝结、安详、强大。
在当日下午题为 “材料与方法:图像作为历史”“馆藏、研究与出版:摄影与美术馆”的两场讨论会中,与会者深入讨论了如何依托摄影展开历史研究。可以说,整个展览构架对于素材进行了富有问题意识的挖掘、梳理与研究,要回应的不仅是作为若干历史时刻的1949年,讨论新中国时期摄影机制的生成,也在回应中国的现代性经验。
高帆,毛主席在西苑机场接见北平各界人士代表,1949年3月25日,北京。
分享这篇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