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发布两款新TS-E移轴镜头
扩大至±12毫米的偏移范围和更大的倾角角度
TS-E 24mm f/3.5L II和TS-E 17mm f/4L与以前的TS-E镜头相比成像圈得到了扩大。此次新发布的TS-E 24mm f/3.5L II与以前的型号相比偏移量由±11毫米增加至了±12毫米。倾角角度也有原来的±8度增加到了±8.5度。TS-E 17mm f/4L也由于大成像圈的使用,实现了±12毫米的偏移量和±6.5度的倾角角度。
全新的亚波长结构镀膜(SWC)抑制眩光和鬼影
2008年12月中旬发售的EF 24mm f/1.4L II USM率先采用了特殊镀膜“亚波长结构镀膜(SWC)”,TS-E 24mm f/3.5L II和TS-E 17mm f/4L镜头也采用了此镀膜。亚波长结构镀膜能够大幅抑制摄影镜头中光反射的发生。以前的镀膜采用的是“蒸镀”工艺,而亚波长结构镀膜是佳能自行开发的特殊工艺,在镜片表面排列了比可见光还细微的楔状纳米级材料,防止光线的反射。镜面的光反射主要是由于镜片玻璃与空气接触面对光的折射率区别较大造成的,楔状的纳米级材料通过消除折射率存在较大不同的接触面,防止光线反射。特别是对由于光线入射角度大或TS-E 24mm f/3.5L II和TS-E 17mm f/4L这样采用的曲率较大镜片边缘产生的反射光,造成的眩光和鬼影能够发挥很大的效果。从而,广角镜头TS-E 24mm f/3.5L II和超广角镜头TS-E 17mm f/4L的画质得到很大的提升。
各操作旋钮的大型化带来了更好的操作性
与以前的型号相比,对倾角量和偏移量进行调节的倾斜旋钮、移动旋钮以及转动整个镜头的转动锁定释放按钮,在TS-E 24mm f/3.5L II和TS-E 17mm f/4L上得以加大。其中倾斜旋钮增大了约4毫米、移动旋钮增大了约2.4毫米,操作部分的大型化使得操作更加便捷。此外,由于所有的EOS机身都能够使用,因此在不同机身和镜头配合使用时就会对旋钮的形状有一定限制,如果配合带有内置闪光灯的机身使用,移动旋钮要增加2.4毫米以上就非常困难了。为了使移动旋钮能够在配合没有内置闪光灯的中高级机型(EOS 5D 系列或EOS-1D系列等)使用时,得到更好的操作感,佳能还为用户准备了“移动旋钮调节帽”。可以有效减少专业摄影师和摄影发烧友在进行长时间拍摄时操作上的疲劳感。
防止倾角角度在不经意间发生偏移的倾斜锁定机构
以前的TS-E镜头即时在没使用倾角功能的时候,倾角的角度也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发生偏移。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镜头搭载了将倾角角度固定在标准值(倾角移动量为0)的倾斜锁定机构。TS-E镜头具有大成像圈,一部分专业摄影师和一部分摄影发烧友会把它作为边缘画质很高的定焦镜头使用。使用倾斜锁定机构能够很好地发挥出镜头应有的最高画质。
较短的最近对焦距离使镜头表现力更加丰富
TS-E 24mm f/3.5L II与TS-E 17mm f/4L的最近对焦距离分别为0.21米和0.25米,最大放大倍率分别为0.34倍和0.14倍。TS-E 24mm f/3.5L II可以利用它超过0.3倍的最大放大倍率展现广角微距的效果。而TS-E 17mm f/4L则可以利用其0.25米的最近对焦距离来展现出对焦距离很短的超广角镜头所独有的味道,在接近拍摄时,能够得到强调拍摄主体的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照片。
任何人都可以体验移轴摄影乐趣的时代来临了
提到移轴摄影,大家都会联想到使用中、大画幅胶片相机的专业摄影师,而通过TS-E镜头和EOS数码单反相机的组合,任何人都能够使用35mm规格单反相机轻松地进行移轴摄影。佳能的TS-E镜头能够兼容所有的EOS机身,能够使用由相机自动曝光的程序自动曝光模式等进行拍摄。随着数码单反相机的普及,TS-E镜头所带来的倾角?偏移效果不仅限于通过取景器进行确认,也可以在拍摄现场边确认拍摄结果边进行拍摄。此外,现行几乎所有的EOS数码单反相机都具备了实时显示功能,TS-E镜头在结构上只能进行手动对焦,但只要使用相机背面液晶监视器的放大显示就能轻松地进行对焦。随着数码单反相机的不断进化,以前被称为专业摄影师使用的特殊镜头——TS-E镜头,对于更多的用户来说,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而是变为了体验与普通镜头不同效果的平易近人的镜头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