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摄影——未来影像研讨会在京召开
4月8日,北京新质摄影与丝路华兴艺术中心联合举办了“新质摄影——未来影像研讨会”。摄影家朱宪民、兰红光、张国田、黑明、郝远征、徐波、朱秀英、景卫东等,以及摄影、艺术、科技、教育、媒体领域三十余位代表参加。
研讨会现场
新时代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同时为摄影艺术开辟了新空间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次研讨会针对摄影艺术创新发展,以及应对新质生产力时代的诸多机遇和挑战,展开了探寻影像艺术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探讨。
新质摄影策展人彭以利介绍AI作品影展情况
AIGC技术的运用,使得视觉艺术家能够突破传统工具和技术的限制,探索前所未有的创作领域。通过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学习,AI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的图像编辑和调整工作,极大提升了后期制作的效率。“新质摄影”所提出的概念,不仅仅是对技术的简单应用,更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实践和理念探索。AIGC技术使得影像处理不再受限于现实世界的物理条件,创作者可以自由地操纵光影、色彩和构图,甚至创造出完全超脱于现实的视觉影像。这种技术的进步,为影像艺术的表达和情感传达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空间,使得AI影像作品能够更深入地探讨人类情感和社会议题。
部分展出的AI影像作品
业内专家指出,在这一新时代,“新质摄影”所传达的理念包含三新,一是影像艺术的新主题,以艺科相融的新动能,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二是创作的新内容,以人机协作的新业态,打造新的融创美学;三是影像艺术发展的新方向,以智能影像的新趋势,探索新的创作路径。AIGC技术的应用虽然带来了众多便利和创新的可能,但同时也对艺术家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他们在掌握传统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利用这一技术。未来的艺术教育和实践,将更加重视跨学科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技术迭代的广泛应用预示着影像艺术将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图片创作的方式,更拓宽了影像艺术的边界,为视觉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创意空间和表现力。
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主办方希望通过研讨交流活动构筑一个当代艺术与多元领域文化对话的桥梁,让更多的观众触摸到艺术的温度,感受到思想的力量。在这个前沿技术研讨会上,业界专家深度探讨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在影像领域的应用及其对于提升工作效率、扩展创作边界的重大意义。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概念逐渐成为当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核心驱动力,AIGC影像处理技术被寄予厚望,被视为开启“新质摄影”时代的关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