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摄影史,存身于有关世界的各种学问的缝隙之中 | 顾铮

《摄影何以为史:博蒙特·纽霍尔的摄影史研究》祖宇 著

文/顾铮

2021年5月,《摄影何以为史:博蒙特·纽霍尔的摄影史研究》一书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作者祖宇在书中清晰勾勒了纽霍尔如何通过一个开拓性的摄影史展览《摄影:1839-1937》与一本不断版本更新、并最终定名为《摄影史》的摄影史专著,来一路推动摄影史成为美国艺术体制与学术体制中的一个确定领域的历史过程。通过聚焦于《摄影史》这本在摄影史领域属于学科奠基性著作的成书过程,祖宇以丝丝剥茧的细腻手法,也让我们了解到纽霍尔在摄影史这门学科形成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他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摄影史》的五个版本封面《摄影史》1982版 图片源自网络

博蒙特·纽霍尔(Beaumont Newhall,1908-1993)是美国策展人、艺术史/摄影史学家、作家、摄影师,以及乔治·伊士曼博物馆的第二任馆长。他被一些人誉为“摄影史之父”,可他自己似乎并不乐于接受这个称誉。但毫无疑问,他对于推动摄影的历史研究、尤其是推动摄影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学科的成立,贡献是巨大的。他的这种推动,主要是通过对于如何为摄影这样的一种新的再现媒介建立起一种审美标准来逐步实现的。而他的这种努力又是与他在哈佛大学接受了严格的艺术史学的训练有关。因此,在一些介绍他生平的辞条里,也有称其为“以摄影为研究对象的艺术史家”。而这种提法本身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摄影史与艺术史的复杂且微妙的关系。

虽然博蒙特·纽霍尔的摄影史研究有其自身的特色,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的摄影史研究在开始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复制了艺术史的基本手法,只是处理与论述的对象换成了摄影。但我们并无理由因此可以贬低他的工作所具有的开拓性意义。因为在他决定哪些人应该成为摄影史的书写对象方面,可供依凭的参考依据并不多,真正需要他根据自己的美学观与摄影史知识去决定取舍。

分享这篇文章:

本文由  陈晨  发布。

敬告:部分网络作品查找作者困难,如有侵权行为,请与本站联系。

评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