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一个意大利摄影师在中国:“我并不怀念80年代”


对话



正午:在画册《稍息》后面的散文“气呼呼的小词典”中,你提到自己的母亲和小时候并不富裕的生活。能不能谈谈你的童年?80年代的意大利是什么样子?



老安:我的童年其实挺幸福的。那个时候,我们的家庭比较传统,外婆的角色就是为全家人服务,我又是家里面最小的一个,所有人都围着我转。所以,虽然家里穷,但感觉像是五星级酒店。外婆做得一手好菜,有人会专门来家里蹭她的饭吃。吃完午饭我们就放羊了,我会和小朋友到处转悠和玩。我也正好赶上了战后的婴儿潮(baby boom),需要轮班去学校上课,空闲时间很多,那样自由的状态和现在小孩的生活差别很大。



80年代可能是意大利最辉煌的时期了,那时候我们是欧洲排名第二的经济体,仅次于德国。60年代,意大利开始出现那些“土老板”,农民变成了乡镇企业家,发财了,从拖拉机到了奔驰。我在9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差不多一样的情况。在我小的时候,意大利的街头跟后来我见到的中国比较像,有这样一个“时差”。我把类似的两个时代重复活了一遍。



正午:80年代被很多文化人描述成一个很活跃的阶段,好像所有东西都一下子涌入了中国,实际是这样吗?



老安:我的体会是,我认识的这群文艺圈的人和忙着挣钱的那群人都挺活跃的,我正好两个世界都体会过了。那时候还几乎没有私企,比起国企来讲,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最有诱惑力的是外企。我在北京开设办事处,都是自己找的人,手下的好几个年轻人现在都发展的很厉害。那时候感觉到处都是人才,你随便去一个饭馆,服务员都是模特级别的大美女。坐飞机,空姐一个比一个美。那是个大材小用的年代,所有的人都还没找到发挥的机会,但潜力特别明显。



正午:刚来中国时,你形容自己是“奇怪的物种”,镜头后面的你其实也是被凝视的。这种凝视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有变化吗?



老安:那几年我自己也是被观看的对象,在街上要是不走的话,一下子就被围到交通堵塞了。那种感觉很新鲜,但久而久之也有点烦,因为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拍照片的时候,我也选择等到大家不怎么看我的时候才开始拍。产生变化可能和地域也有关系,北京是最早变化的。80年代时,比起南方和上海,北京的这种情况没有那么严重,毕竟北京有使馆之类的,大家看外国人的机会多一些。我觉得可能是看够了,对我来讲是已经放松了,也已经体会过像做一个大美女一样的感觉了。



正午:作为外国人,你的优势还是挺明显的?



老安:人家会对你比较尊重。和现在不同,我们那时候来自发达国家,被认为是有钱的,地位很高。当然,这也意味着被排斥,很难正常地融入其他人的生活。还有人会害怕,如果跟我走的太近了,可能会被邻居议论等,那个时候还会说里通外国之类的。



我那时候也交了一些朋友,比如到处转悠拍照的时候,会有年轻人来跟我练英语,我以为是要交朋友,但他们也怕把我带到家里而遭到议论。我第一次跟一个女孩一起在人民广场,第二天复旦大学的校长就知道了,幸亏对方父母是很开明的人。所以这个外国人身份是有好有坏的。



年轻时,老安(右一)在复旦。


分享这篇文章:

本文由  陈晨  发布。

敬告:部分网络作品查找作者困难,如有侵权行为,请与本站联系。

评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