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河北省承德摄影师周万萍

       为了“海鸥”搬砖修长城

       在金山岭长城脚下的二道梁村,聚集着30多户人家,如今家家户户都开设了农家院来接待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万萍农家院”坐落在一个小坡上,与长城两两相望。这也是周万萍的家。三层的小院新建不久,院内的房间里装饰着大美的金山岭长城照片。当然,这些摄影作品都出自周万萍之手。

在长城下长大,自然对长城有着不一样情感。“小时候,我觉得长城特别神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知道原来金山岭只是万里长城的一小段。”今年53岁的周万萍说,那时金山岭长城上仍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鸟兽出没。改革开放后,一切才步入正轨,长城的修葺保护工作也在全国陆续展开。

上初中时,美术老师的一台“海鸥”相机,顿时点燃了周万萍的摄影热情。这个方盒子就像一个魔术师,无论是人像还是风景都能被镜头记录下来,成为永恒的瞬间。兴趣是人生最好的导师,也彻底改变了这个农家男孩的命运。

       为了攒钱买一台照相机,周万萍加入了修葺金山岭长城的民工大军。不要说古代,就是在上世纪80代初,修葺长城也是一项艰苦的工程。比如说长城的墙砖,全靠人力一块砖一块砖背上去。初中毕业后,在村子里没有其他更好的收入途径,年轻的周万萍不顾儿时因意外落下的残疾之躯,每天起早贪黑做起了背砖工。一块砖头40斤,每天只能挣几分钱。这样坚持了整整一年,周万萍拿着攒下的40元钱跑到照相馆,跟老板一阵软磨硬泡后终于买了一部二手“海鸥”相机。顺便老板还教了周万萍最基础的摄影知识,怎么调光圈,怎么设置快门,而构图取景全靠自己琢磨。

       这是村子里的第一台照相机,周万萍率先便把镜头对准了乡亲,这个摆弄相机的小伙自然成了村子里最受欢迎的人。老式相机要用胶卷,对于囊中羞涩的周万萍来说,赊胶卷成了那时的常态。

       随着金山岭长城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了金山岭登长城。21岁的周万萍开始在将军楼旁卖汽水饮料,同时也给游客照相赚钱。之后,周万萍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拍摄长城当中。周万萍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但是长城有很多面,有时神秘,有时壮丽。作为生长在长城脚下的一代人,我想把这些展现出来。”

分享这篇文章:

本文由  眼界  发布。

敬告:部分网络作品查找作者困难,如有侵权行为,请与本站联系。

评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