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

使用更好的器材就能完全避免噪点吗?如何合理避免噪点?

噪点是很多摄影爱好者在弱光环境下拍摄时非常关注的点,很多精彩的画面会因为噪点的出现而大打折扣,失去一定的吸引力。

还有不少人认为用更好的器材就能有效避免噪点的出现,那么噪点究竟是如何出现的,该如何有效避免噪点呢?

噪点的出现有多种影响因素,其本质上是一种信号的失真,即照片中的“熵”。

噪点有多种类型,如亮度噪点、色彩噪点、随机噪点、固定噪点等,其中随机噪点和固定噪点的影响最大也最为常见,多由弱光环境下感光度过高以及拍摄机器的感光元件老化或缺陷造成,也就是我们平时讨论最为广泛的噪点类型。

具体来看,噪点的出现有这样几种原因:

一是环境中的光线不足,导致相机接受的信号减少,从而使信号的强度下降,进而让画面中出现噪点。

二是感光度过高,感光度可以看做是一种“信号放大器”,它可以增强相机对于光线捕捉的敏感性,但其实高感光度不一定就意味着噪点出现,弱光环境加上高感光度,且后期对于暗部的提亮才是噪点的主要来源。

也就是说,对高感光度的不合理利用及后期盲目的曝光提升更容易形成噪点,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前期拍摄的重要性。

三是器材本身的质量,包括传感器即感光元件的质量,传感器尺寸越大,其像素密度越低,信号输出能力就越强,出现的噪点就越低;

电路等会影响信号获取的质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拍摄质量,另外有部分人还曾指出,不同的“电”也能影响画质,火电、水电、风电会对照片产生细微的影响,这一点不知真假。

针对上面几种噪点出现的原因,我们可以这样有效应对噪点:

首先是合理在弱光环境下拍摄,光线不足时,最有效的方法永远是合理补光,这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照片上限。

其次是拍摄参数设定,有些人担心噪点因而不敢使用过高的感光度,导致照片死黑一片,试图后期弥补,事实上这样可能会让画面出现更多噪点,还不如大胆为场景匹配合适的高感光度。因此,不要对高感光度心存畏惧。

最后是器材的提升,“底大一级压死人”听起来有些夸张,但确实是有些道理的,当场景无法改变、技术到达瓶颈时,升级设备可能就是最好的提升上限的方式,特别是在应对弱光场景方面。

其实噪点也不是一无是处,有时候噪点也能让照片显得更为真实、更有味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玩点摄影 (ID:wakexiao),作者:AGER

分享这篇文章:

本文由  眼界  发布。

敬告:部分网络作品查找作者困难,如有侵权行为,请与本站联系。

评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