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吴四一:中国农村摄影宣传员,为党留下4万多张照片

1963年,“向雷锋同志学习!”城东公社兴隆队妇女干部向青年讲述雷锋事迹。拍摄地点:松江城东。2002年,吴老将两万多张照片和底片无偿捐献给松江区档案馆。松江档案馆馆长王华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遗憾和惋惜。他说,2006年档案馆开始有意识地整理扫描照片和底片,并请吴老为照片撰写相关背景资料。王馆长预估,档案馆的数据库里存有4万多张,去掉一部分重复的和丢失的还有3万多张,真正为馆里利用的可能也就500张,所以大量的照片其实只能作为资料,目前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证实这些照片背后的信息和要素,很难去再去把它们给还原出来。“吴老毕竟年事已高,当年的日记本无处可寻。”王馆长一再地遗憾连连。为感谢老人慷慨的捐赠行为,档案馆给予他5000元稿费的补偿,“但他没要,后来他把这笔钱捐给了慈善基金会。”王馆长补充道。在这本作品集的第二页,也是最重要的一幅照片拍摄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松江中山中路马路桥附近。彼时,松江人民以松枝、毛竹搭建彩灯牌楼,牌楼上方为毛泽东主席与朱德将军的肖像,下方为“万流归宗”四个大字。其画面黑白分明,洋溢着自豪与荣耀,画面中的牌楼在漆黑的夜空中熠熠生辉。他回忆那天晚上八点多出门拍下这张照片。如今这张照片在暗夜里为闪亮的共和国留下年轻的影子。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松江人民以松枝、毛竹搭建成的彩灯牌楼庆贺。拍摄地点:松江中山中路马路桥附近。
分享这篇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