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小孔成像的前提条件——物象系统(一) - 郑立强
物质性是自然与社会的第一属性。物质的存在是共生的、运动的、发展的、变化的。有关此类的证明和论著汗牛充栋,无须多言。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一切方面,皆为“物之象”或为人眼所见的“光物象”呈现。其组成了现场摄影的庞大物质、精神基础,提供了人们用相机摄而得其影,固而得其像的先决物质条件,提供了用照相机来展现的无限可能的文化题材。所有摄影题材——摄影影像的出处,无一例外的来自“物之象”。
大至宇宙,小至砂粒;大至砂粒,小至细菌;大至细菌,小至电子;大至电子,小至夸克……都在“相机”这一当代工业文明的视野范围之内,几乎可以说,只有未被“摄取”之物,没有不能“摄取”之物。
任由何物,皆有其质、有其量、有其性;有其体、有其形、有其相;有其数、有其序、有其位;有其层、有其级、有其理;有其生、有其变、有其衰;有其运、有其反,有其命;有其分、有其斗、有其合。彼此之间由宇宙大道一统而辖御,各安其份,各领其命,各尽其职,各得其所。
人间的故事,开始的很晚。人们用相机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分更晚。人类的延续倘若与天地同寿,一切都不是问题,日月是近邻,星汉是远亲,人类会与其他大千物象节拍一致、步调一致、行为一致。然由原始生物至低等生物,再到脊椎动物由猿到人,人类不再承认自己是万物千灵当中的一员,而是唯我中心,主宰天地,对自然予取予求,对他类生杀予夺,成为大自然之中迄今为止唯一一位不守规矩的“物之象”。
纵观摄影术、摄影、影像的发展史,就是回顾两千多年以来由中国人墨翟发现小孔成像原理,直至终于实现的艰巨历程。厘清“摄影”的根源,不但可以清醒地看到人类的远古形象,也可以端正自己的心身位置。这是一个简单、廉价而又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的机会。以按下一次快门的起止过程的体验并揭示由摄影术反映出来的物之初——人之初为例,在人类文明的镜像中,正向管窥其中的常道与非常道,悟得大道与小道,正道与邪道,修正脚下的印记,向前方健行。
我们可以把大千物象看作为一个大系统,把人眼的可视范围看作为视野物象系统,把所摄的范围看作为“所摄(被摄)物象系统”,也可称作“大物象”、“视物象”、“摄物象”等。也可简称作“所有”、“所见”、“所摄”。
随着拍摄地点的改变,拍摄现场的改变,视野物象与所摄物象系统,自然随之改变。事实上,视野物象系统与所摄物象系统有时相当广大,有时又会相当狭小,这是因为“摄影”的特殊性所致。譬如有时视野物象系统可能是远大至夕阳远山,又可能是一条窄巷狭道,而所摄物象系统可能是极目处大漠,又可能是一株小草。
自然而然地,视野物象系统总是大于所摄物象系统。换言之,所摄物象系统总是小于视野物象系统,这就是现场摄影的行为过程中必然出现的视野范围必然大于所摄范围的“包含性”,或者说是所摄范围必然小于视野范围的“选择性”。
我们之所以将物象系统分为三大类,一方面是因为摄影的实践无一例外地处于一个永远是所有多过所见,所见多过所摄的不变模式中。所见永远是所有的一部分,所摄永远是所见的一部分。其二,所有、所见与所摄在摄影现场永远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即使用相机的取景框人为进行“物象群阵的切割”,即用“取景框取舍”,也不能在摄理上割断他们之间的“血脉”牵扯。每一个于现场摄影稍有心得的人都知道,无论多么简洁的物象,都不可能“孤立”地产生。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摄影难就难在处理这种“拥挤”的关系。
另外,现场摄影的诸多的一体统一特性,实在也容不得像绘画那样巧妙地由“一”到“二”,由“二”……至终成画。现场摄影的始终,就成像而言,从来都是“借用”现场所摄“物象”,来自快门开闭之间,在弹指一挥间完成乾坤大挪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