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文论

四十四、现场摄影“观看之道”(二) - 郑立强

摄影的观看,即是常说的取景。取景为的是解决“拍摄什么”的问题,即是为了最终给相机内的感光材料寻求一个最佳“摄象影”。

进入或身处拍摄现场之后,为着摄影而进行的专注而庄重的观看行将开始。观察、巡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摄影人全程控制的复杂的脑力活动,有着“客观的标准”和主观的程序性。摄影的观看不同于任何其它艺类的观看,其主要特点是“筛选”。这筛选并非如筛子那样有留有漏,而是在整个视野范围内“甄别”,目的是用有效地眼光为摄影选择“被摄物象、物象组或物象群”,最终使它们变为摄象影。

这种观看是有先决限制的。1、不可能看到没有的东西,2、不可能看到主观愿望中想象出来的东西,3、观看受现场摄影诸系统的“规定”性限制,即要考虑到现场物象的不可自由支配、不可随意更改、不可主观驾驭以及相机系统的有限技术作为。严格来说,这种观看与其后的拍摄,是在众多条件的“夹缝”中行走。一句话,这种观看,首先要遵循“摄影”的“独特而专断”的性质,即首先要遵循,尔后才有可能是创造性地观看。

没有两个人的“眼光”是相同的,因为没有两个人是相同的。如果拘泥于这一点,恐怕就不可能建立一套摄影学说。幸而人的眼睛在许多方面大致相同,即可以建立一个相对正常或曰常规的标准范围来阐述摄影观看的一般路径。

1、身高不同即观看角度不同。人脸宽窄即眼距不同,视力强弱即视力不同。但有一点,正常人的眼之“焦距”大致相同。换言之,即大家的视野范围和视像大小大致相同。相机的“标头”的视野和成像大小与之相仿,即标准视野范围——横轴线关系。

2、在摄影观看的人,无论其处于何种观看姿态,譬如下蹲、侧卧、蜷曲或是倒立,都不会影响其眼睛与观看物在大脑中的“平行正面”形象。如同相机无论与被摄物形成一个什么角度,而其“成像”永远是镜头与成像平面的平行关系。即观看与摄取的两种小孔成像永远与大千世界呈现“面对面”的纵轴线关系。

3、纵与横的关系实在是为了叙说的方便而分开,其实两者在现场摄影统一场中是不可分列的,纵是横延伸,横是纵的延伸。横的延伸成为高下,纵的延伸成为远近,纵横之交出自立体,或曰立体之合包含纵横。立体物象之浑然一体,高下宽窄厚薄只是大致描述,根本没有界限所设。所以大至整个世界,小至无穷尽,全然处于个体与整体的一体存在、一体呈现、一体运行当中。由此可见,现场摄影统一场,实在是来自大自然之统一场中的一块部分的血肉,并没有自己什么孑然独世的立锥之地。

4、立体事物之长、宽、高的三维关系中,虽然似乎已经涵盖全部立体内容,但显然不能涵盖其全部形式,那就关于“斜”的问题,斜的概念无论在视觉感受和相机成像方面都不能回避。试想,机械立体范式概念将世界看作是一个方方长长的平行样子,岂不机械的有些可笑?而且,“斜”在立体世界中明显存在不说,它的数量恐怕比之“长、宽、高”只多不少。

长宽高斜的延伸或内聚,实际上是“圆”的概念。这就正是“观看”的要窍所在,只不过人居所“中”而不知所中罢了。

以上所述,人眼与相机之双重小孔成像针对所见所摄之大千世界,即有“人眼标准”、“相机标准”与“立体标准”的三者合一为能事。亦即一个眼睛观看的统一场。换言之,可称为视觉统一场。观看是在眼睛——肉眼,肉眼凡胎的观看中开始步入摄影的科学与艺术的观看。

综上所述,在空间的位点上,人眼的“圆”形、相机镜头的“圆”形,实在是针对空间的“圆”形不谋而合的。眼睛的相机的平行性,在意识与脚步的行动中,实现现场摄影的观看,是一个“环球”性的“圆”形观看,即立体360º的球形观看。反过来说,假如一个摄影者的现场观看只是在一个自己的人眼高度,只是在一个线性路线,所看到的只能是一个类似“照片”的平面。这种观看无异于“三无人员”的观看(无眼睛、无意识、无思维)。距离真正现场摄影的必须的观看,相差甚远。

必须注意,人眼的常态性观看,都是现场摄影式观看的基础和起点,不能满足常态观看的原因在于相机镜头的非常态种类——广角类和长焦类的使用。因此,用标准性、常态性观看主要是为了发现题材的存在,而用非标准性、非常态性的观看,是为了与非标准类镜头匹配。

分享这篇文章:

本文由  眼界  发布。

敬告:部分网络作品查找作者困难,如有侵权行为,请与本站联系。

评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