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文论

四十六、现场摄影观看之道(四) - 郑立强

现场摄影的观看,要牢牢树立“时间的概念”和“空间的概念”。任何景物、任何事件、任何人等的视觉呈现,都必然地是具有时间的过程性和空间的延展性。任何“观看”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的时空节点上进行的。

观看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提法,实际上是一个事情。即时空的不可分性,通俗些说便是任何观看,都有一个在何时何地或何地与何时的承载,这是由现场摄影统一场中各个系统的特性决定的,前面已有所述,是针对“小孔成像”而言,现在所述,是针对摄影人观看的“小孔成像”而言,而这双重的小孔成像与被摄光物象,构成了三点一线的摄影统一场。

观看的时空性与光物象的时空性,是很好理解的,却是极易忽视的。一方面,时空物的各种变化引起“观看”接受地变化,即时空的改变会改变一切物象呈现的样式,例如早、午、晚,春夏秋冬,例如“白驹过隙”、“时过境迁”“沧海桑田”的成语,都是说时间于事物的变化的关联。而空间的变化亦是如此。例如,不同的两地,“移步换景”“物换星移”“阴阳两隔”的成语,都是说空间于事物变化的关联,而且上下两组成语之中,互相间都有彼此的参与,说明时空的变化与联系不可分割。

确立观看的时空概念是真正步入摄影诸多奥秘的一步。那种由一张照片、一帧影像、无数照片、无数影像的“平面”来阐释摄影的空间体量和时间度量的认识与行为,无疑是浅显与功利的,因而是“摄影”不可接受的。

另一方面,用平面的、静止的、僵化的“画面”、照片、屏影像去认识、阐释、解读,永远在时空中行进的“摄影”,已属不晓事。那么,在现场观看的摄影环节中,将此观看定位于寻找“画面”,则属荒唐。摄人与画人的“观看”与“索取”,既不同理,亦不同道,更不同技。摄影人找“画”岂非咄咄怪事。难怪影人难以精进,一入道,还未摄,就已下道,迷失的这般轻快自然,无可奈何。说现场摄影的观看极易忽视时间与空间以及其多变性,实在不虚。

“时间与空间”式地观看,是现场摄影的基本立场。是不能动摇和偏离的。这是“摄影”的常识。

无论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还是在眼观与镜摄的结合上,都有必要为观看做一个标准或是立个规矩,那就“视点”的含义一定要清楚。一般来说,视点就是人眼在观看时的那个位置点。这个视点都有什么特性?都包含哪些条件?视点与视物的互相关系是什么?

前文已经说过,人眼与标准镜头的“标准“作用,并与其它镜头的差别作用,摄影人的观看与相机的各种镜头拍摄自然不同,一个是大致衡定的,一个是可变的,而衡定的为可变的基准,可变以衡定为先导。所以,人眼的视点,是摄影拍摄的先期预判与试演,显得分外重要。更为重要的是:摄点是视点最终的选择。

人眼之观看还有另外一项重要条件,就是被观看物。任何观看都是双向的。即看与被看,如此一来,人的视点就不是一个单纯而随心所欲的“看就是了”。它一定与被看物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总归来说,人眼的观看至少与被看物的大小、远近、高下有关,既是预判与试演,当然主要为的是“有一个适当体积的物象产生一个有适当面积的象影”。这是现场摄影的观察、观看、发现、选择主题之后紧随着的任务。试举一个树叶的例子:巴掌大的树叶在极远处,几乎不可见,在极近处就会一叶障目。远近、大小的关系都说明了,而高、中、下就会产生树叶的形状“变态”,如何看树叶及拍树叶,及拍成什么样的树叶,都关乎其中。

而且,人眼的观看,一定有一个“常态”的高度,亦是观看的“标准”之一,需要时时自省。

假设观看是静态的,被观看的光物象也是静态的,如果摄影的观看如此,那么事情就简单多了。可惜,现场摄影的看无疑是动态的,即使一物定置不动,但随着动态眼光的游走,定置物象的不动并不能拒绝其“九相”的改变(参见物象系统之相性一文)。立体的世界就是这样。小孔成像——摄影的世界也是这样。无论是眼睛还是相机,还是世界,对现场摄影来说,对“摄影”来说,这是它们的根本玄机所在。综合在观看上,可以形象地认为这是摄影的“旋”中之机,窥破了这个奥秘,就得到了现场摄影的九大奥秘之一。

整个物质世界在大爆炸起源时就以“旋转”的方式向外散去,太阳系如此,地球亦如此,物象如此,人眼、相机亦如此。“旋中取静”就是摄影的最大功绩。

分享这篇文章:

本文由  眼界  发布。

敬告:部分网络作品查找作者困难,如有侵权行为,请与本站联系。

评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