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文论

新闻摄影作品标题应去文学化

       一直以来,照片与标题或图片说明的关系,都是摄影人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在肯定照片图说可以为照片加分的大致认识下,图片标题或者说明如何撰写以及该遵守哪些原则或规则,就成了继续探讨的具体所在。
       身为民族画报社资深图片编辑的摄影家袁东平,盘点众多名家名作,发现国内新闻照片标题的文学化倾向多年来并无明显改观。在分析原因所在的基础上,他呼吁——新闻摄影作品标题应去文学化。
    大概是1994年前后,《三联生活周刊》的一个文字记者对我说:中国的摄影被文学毒害了(大意如此),当时我就觉得心里一动。如今快20年过去了,他的话依然不时被我记起——因为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在时时地提醒我:不注重摄影自身的语言,人为地赋予照片一些文学的意义,甚至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到照片中去,是中国摄影一个挥之不去的美丽光环。
       我们先看看沙龙摄影吧。
       拍摄一张满脸皱纹的老人的肖像,如果是在西方,照片的标题很可能就是那个人的姓名。但在我们这里就一定要起一个“岁月”、“沧桑”或者“年轮”之类富有文学性的标题,好像不这样读者就不会知道这张照片的“深刻”含义。
       拍花卉静物也是一样,拍牡丹就是“国色天香”,拍梅花就是“凌霜傲雪”,拍竹子就一定要和“禅心”、“高节”、“傲骨”什么的联系起来。经常会见到一些照片,从照片本身来看并没有过人之处,甚至很是一般,但作者起了一个好标题,于是就有了好的“立意”,照片的身价也就涨上去了。
       我们随手打开一个摄影比赛的网站,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风雪中一个老汉骑着小三轮车拉着一个老太太就是《一生有你》;一个人挑着担子走在街市上就是《生活的希望》;一张藏北的风景是《藏北魂》;一张云彩的照片是《故乡的云》……
       我也去过藏北,但真的不知道什么是藏北魂,也不知道故乡的云和他乡的云有什么区别。两个老人在风雪中相互关照的情景是很感人,但你可能连他们的姓名都不知道,你有什么依据拿他们的一生一世来说事?二 新闻摄影也一样。
       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与连战在北京会面,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相隔60年的第一次会见,记者贺延光拍下了两人的手将要握到一起的照片。说实话,我很喜欢这张照片(据说为了拍这张照片很费了心思),却对其《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的标题存有疑义。
  新闻照片的标题或图片说明有那5个“W”就够了,评价性和预见性的工作不应该是新闻记者要去做的。更何况,国共两党跨越60年的历史性握手怎么就成了一小步,而国共两党历史性握手的事件还刚刚发生,对中华民族所产生的意义还没有显现或还有待历史去证明,怎么就成了一大步?所以我认为,这种过于文学性或主观性的标题或说明,有过度阐释嫌疑,可能会更适合于宣传照片,却不是新闻照片应该有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据说是因为漠河县县长只顾自家,不去组织救火,从而导致漠河县县城被烧毁。记者在迎接前来视察的国务院领导的临时机场拍摄到了漠河县县长似乎是在沉思的照片。从新闻摄影的角度看,这张照片不是很好,但却获得了1987年最佳新闻照片的殊荣,而获奖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缘于照片的标题——《渎职者的窘境》(乔天富摄影)。

渎职者的窘境》 乔天富 摄
  我以为这个标题起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事件刚刚发生,中央还没有进行调查和处理的时候,记者有什么权力认定那个县长是渎职者?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即使在犯罪现场抓获了行凶的人,已经可以毫无疑义地认定凶手是谁,但在法院还没有审判结果之前,都只能使用“犯罪嫌疑人”,而不能用“凶手”、“罪犯”之类的称谓,这是对法律和当事人的尊重。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记者有权力揭露事实的真相,但你不是法官,法律没有赋予你审判(哪怕是道德审判)或定罪的权力;其二,仅从一个似乎是在沉思的动作怎么就能认定那个县长陷入了窘境?记者谈过拍摄这张照片的经过,说县长渎职,是民间的反映,记者凭借新闻敏感意识到那个县长是个“新闻人物”,但并没有和他有过深入的交流。记者是会读心术吗?不然有什么根据说他陷入了窘境呢?这就像上面那个问题一样,常识仅仅是常识而已,并不能成为我们判断的依据。
  我之所以举这几张照片的例子,是因为这些照片都十分著名并广受好评,而究其广受好评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精妙感人的标题”。对此,两张照片的作者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认同。三  摄影理论家刘树勇认为,摄影术诞生之初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是韦斯顿、亚当斯等人的F64小组,通过合理有效的摄影控制,准确地呈现事物在光作用下的表面状态,从而建立起摄影的词汇系统;布列松在慕卡西和柯特兹关于摄影自身规则探索的基础上,明确地阐述了摄影最本质的图像存在形态——“决定性瞬间”。他的理论赋予图像中的空间世界以完美的秩序,并通过严谨的影像控制,将诸多视觉单元结构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一理念给摄影的语言体系建立了一个重要的语法系统,同时也就赋予了图像以独立存在的品格和自在的意义。这些图像不再依靠外在世界而存在,也不以个人主观的臆断而存在,它为它自身而存在——也就是摄影的独立自在自为。(参见刘树勇《摄影的形态》)
  在随后近百年的发展中,新闻摄影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地创造了新闻摄影的语言和评价标准。能够揭示出事件的本质、有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读者观看、或者牵动人们情绪的照片才能成为优秀的新闻摄影照片。所以,欧美的很多摄影记者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拍摄照片上,而很少有人会用文学性或宣传性的词语为他们的照片命名,或过度阐释他们的照片。
  以今年荷赛的获奖照片为例,照片自然是很精彩,但极大多数照片的标题却“很不精彩”:《丹多拉垃圾场》、《海啸之后的日本》、《几内亚比绍的足球》,简单直接,主题明确,没有任何文学修饰的成分。就是中国摄影记者傅拥军的《我好想爸爸妈妈》也算直接,但不成想,有国内的网站编辑将照片标题译为《殷殷思 父母心》,可见文学化照片标题的“流毒”之广。
  无独有偶,2010年度的人民摄影报新闻摄影评选,体育新闻类单幅获奖作品中有一张题为《牵挂》的照片,记者“巧妙”地将作牵引的病人和挂在墙上的电视机的一“牵”一“挂”与全国人民“牵挂”刘翔在亚运会上的比赛联系了起来,因此获得了银奖。但笔者仔细看过照片,没有发现此牵挂和彼牵挂之间有任何联系,更看不出13亿国人是如何“牵挂”刘翔的。很显然,这张照片的“意义”是记者自己强加上去的,与照片本身无关。
  《牵挂》的原说明是:2010年11月25日,浙江嘉兴市中医院理疗室里,几名患者正在做牵引理疗。当天,悬挂在病房中的电视机,正在转播广州亚运赛事。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中国飞人刘翔以13秒09的赛季个人最好成绩夺得冠军,不仅连续第三次打破了赛会纪录,并且成为亚运会历史上第一位三夺110米栏冠军的选手。此刻,13亿国人悬挂的心终于放下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其实是很纠结的。一方面,为照片起一个好的标题是能给照片增色的,如郑鸣拍摄的《望长城内外》(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去游览长城,夫妇俩一个在看这边,一个在看那边)。本来是一张很普通的照片,因为引用了一句家喻户晓的毛泽东诗词作标题,似乎就赋予了照片更深的含义,也一下子把国人的“文学情结”勾引起来了(这张照片也是在国内广受好评并在摄影比赛中获了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标题和照片都是很中国的,不是非常熟悉中国文化的人很难理解照片背后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它不是国际化语言。什么是国际化的语言呢?就是能让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能看懂、引起共鸣的图像视觉语言。比如今年荷赛的年度照片《加沙葬礼》,很简单的标题,但照片的视觉语言强烈而清晰,在这样的照片面前有谁会无动于衷呢? 
  我们这些年来一直都在说要和国际接轨,什么开放性构图之类的手法学得很快,但在观念上似乎并没有完全接轨。究其原因,可能有这么两方面的因素:
  文化的差异。东西方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比如传统绘画,西方人讲究的是要精准地还原物体的形状、色彩、质感、空间关系。而中国人却追求神似,你画的竹子和自然界的竹子像不像没有关系,只要是我心中的竹子就行。这种差异表现在摄影上,就是西方人非常注重照片的质感、光线、色彩和结构,而中国人则一定要赋予照片一个意义。同样一张河边落日的照片,西方人的标题一般会是《××的落日》,到了中国人这里大概百分之八十会是《长河落日圆》。这在沙龙摄影那里还可以容忍,到了新闻摄影那里很可能就会出现《殷殷思 父母心》这样的问题。
  新闻和宣传的差异。很长时间以来,新闻摄影在我们国家几乎等同于宣传摄影,因此就有了《渎职者的窘境》这类总结性、评价性的照片标题。就我们国家的现状来看,有倾向性是必须的,但作为新闻记者来说,客观一点更好,大可不必在事件还没有尘埃落定之时就下定论。
 
  我不是一味地反对给照片添加一个更加有文学性或艺术性的标题,文字是可以补充、引导甚至升华图片内涵的。但我反对为了文学、艺术(或者政治)强加给照片一些它本身没有的意义,尤其是对新闻摄影而言。同时,我们应该把精力更多地用到拍好照片上,训练我们的视觉思维,通过影像语言传达出你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回来以后集思广益、殚精竭虑地给照片起名字。照片就是照片,要让它自己说话。■  相关链接 曾璜、任悦编著的《图片编辑手册》(2007年5月第2版)中,关于“图片说明的写作”一章这样写道:图片说明有助于清除图片的模糊性和多义性,准确传达传播信息;有助于引导读者对图片的理解;“文章靠标题来形成卖点,而文字说明则可以成为图片的卖点”,并列出了——三大通讯社的
图片说明写作要求新华社
1.准确,不可想当然;
2.不能将自己的理想、愿望、想象强加入图片说明中;
3.用最简单的文字,写最重要的内容;
4.将最有价值的新闻写在前面;
5.先说照片中的事,再交代背景材料;
6.形象是第一位的,若找不到形象,让位给文字记者。
路透社
1.没有不必要的形容词、俚语和花哨的词句;
2.必须表明图片中每个重要人物的身份;
3.必须使图片拍摄的地点和时间毫无疑问;
4.不要描述图片中已经展示了的内容。
美联社
1.完整——图片说明中是否遗漏非同寻常的内容;
2.人物——图片说明最基本的目的;
3.时间;
4.地点;
5.是讲述了照片的影像还是讲述了照片中的故事——图片说明应该是讲述照片后的故事而不是仅仅是图片中的影像;
6.可读性——说明应该简短、直接、有序;
7.语法用词是否准确;
8.详细准确;
9.客观——过多的图片说明常常导致不客观,将形容词删掉,让读者判断图片中的人是“中年的”还是有“魅力的”;
10.这张照片是否意味着另一张照片?
分享这篇文章:

本文由  眼界  发布。

敬告:部分网络作品查找作者困难,如有侵权行为,请与本站联系。

评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