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进入主流视野“元影像”搅动记录话题
中国第15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女性”主题类金奖作品《渔家女》(孙长健摄)
多媒体影像的发展,是摄影在新的科技、传媒等条件下产生种种新变化的一个生动例证。
多媒体影像开始频频闪现于各大主流摄影活动,成为今年摄影界的重要现象之一。
这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当属今年1月进行第二阶段评选、5月在广东南海正式展出的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首次设立“多媒体”类别。作为中国摄影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摄影活动,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将多媒体与传统的纪录、艺术和商业几大类别并列,标志着多媒体正在逐渐进入中国主流摄影的视野。本届国展的多媒体类别,共收到来稿255件,最终评出金质收藏作品《青春思密达》等共计20件入选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中国的多媒体影像的发展现状和水准。
另一次大规模的多媒体影像呈现则见于今年10月举行的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上。在这个号称中国“最当代”的摄影展上,在学术方面追求探寻摄影语言与观念的进步,“2009年以来的中国新摄影”、“地图上的点——文化空间的冲突表征”、“爆名展——来自青年策展人的提名”等其中几个展览现场展示的,大量运用多媒体手段创作的作品,让普通观众目不暇接,甚至疑问连连:这也叫摄影?
其实,这样的疑问,从多媒体影像诞生的那一刻起,在专业领域也一直都没有停息过。这种综合运用照片、视频、音频等手段的摄影形式,让作品动了起来、响了起来,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摄影艺术静态、无声的印象。它包含了照片PPT、音乐MV等多种艺术手段,杂糅了微电影、动漫、纪录片等多种艺术元素的艺术种类,似乎正变得和影视越来越像。有鉴于此,11月在浙江丽水举行的中国第15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上,颇有意思地举行了一场“流媒体时代——‘双影’国际高端论坛”,将摄影人和电影人聚到了一起,共同探讨两个都带“影”的艺术门类在发展之初和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某种共同之处,给今年的摄影界留下了“一段佳话”。
多媒体影像的发展,正是摄影在新的科技、传媒等条件下产生种种新变化的一个生动例证。当前,视觉文化蓬勃兴起,摄影已经实现了大众化和日常化,其内涵在不断深化、外延在不断拓展;摄影创作的理念更加丰富,手法更加多样;新传播环境也为摄影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更加迅捷的通道。如何针对当下摄影创作实际,进行理论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是摆在摄影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11月底在广东长安举行的第十一届理论研讨会,就围绕这些相关话题展开了讨论,以期对当前和今后的摄影实践做出梳理,并发挥理论的指导意义。
不管如何发展变化,摄影的第一功能,也是最本质的功能,还应该是记录
在今年众多的摄影展中,“隐没地——上圈组村民与艺术家的影像实验”大型摄影展算得上是最特别的一个。
这个展览是中国文联、中国摄协等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活动的一部分成果。展览展示了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80多位摄影家、作家、导演、理论家等志愿者,带着数十部相机,分批次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沙沟乡阳庄村上圈组,和当地29名没有任何拍摄经验的村民一起进行的影像记录与表达实验。所有参与者进行的是自由的记录,不做任何前提性的规定。而由展览引发的“元影像”话题,则在业界持续发酵。
在今年6月于吉林长春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活动期间,主办方邀请众多摄影评论家、摄影家、获奖者和农民代表一同进行了题为“摄影与生活”的座谈会。会上,就展览引发的“摄影是否能记录生活”话题,与会人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话。今年10月,中国摄协理论委员会又在大连举办学术研讨会,提出影像回归本体,打破摄影各种条条框框即所谓“九宫格”的概念,将“元影像”的讨论进一步引向了深入。
其实,不管如何发展变化,摄影的第一功能,也是最本质的功能,还应该是记录。不管摄影有多少种类,哪怕像多媒体影像这样能动起来、能发出声,但最能打动我们的,还是那些记录时代、记录生活、散发着恒久记忆光芒的老照片。今年年底,摄影界期盼已久的中国摄影展览馆正式开馆,首展推出“同筑中国梦 百年跨越史——中国摄影与科技”大型影像展。展览展出的形形色色的感光材料与技艺,还有多种国产品牌和型号的相机,特别是“新华典藏与中国典藏”部分展出的新华社和中国摄协整理的中国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家的代表作,让每一位观众从历史的高度,从摄影史的脉络,体会了摄影围绕“记录”所作的努力,以及由此体现的价值。
尽管近年来屡屡出现影像造假事件,但相信随着今年中国摄协和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联合制定推出的关于新闻纪实类影像乃至可以放大到所有纪实类摄影作品的技术处理规章——《新闻纪实类数字照片处理技术规范》 的落实,影像的真实性原则将得到进一步维护,它的记录价值也将更充分地得到体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