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文论

专业性,摄影记者的唯一出路

       随着正式登场的“记忆2013·中国新闻摄影盛典”颁奖典礼进入紧锣密鼓的倒计时,围绕评选及其结果的讨论才刚刚发酵到位。尤其是针对站在新闻报道一线的2013年度十佳新闻记者和十佳多媒体作品的评选,引来了多方关注,我们从这次评选中检视出了其中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梳理出了面对新形势下新闻摄影的哪些行业发展趋势?“记忆2013”评委们围绕此次评选的感言,或许正是我们需要分享的思想集萃。

       此次评选,对于新闻摄影行业而言,既是一次集中检视,又是一次自我梳理——我认为后面这项可能更为重要。众所周知,2012年是国内传统媒体发展的拐点:在这一年,传统媒体的经营绩效首次出现负增长。整个2013年,新闻行业都在新旧媒体的博弈与竞争中跌宕起伏,波诡云谲。新闻摄影从业者所面临的转型压力与转变机遇更是前所未有:加大投入与撤并减改同时并存。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来看2014年春天举行的这场盛典,其目的就不仅仅是奖掖优萃了,借此提出问题、梳理问题、思考问题,或将更有益于我们抓住机遇,突破困境。

       作为中国摄协首次举办的新闻摄影评选,本届盛典颇具亮点,主要有以下四点:

        1. 参评者规模、作品质量与品类可圈可点。

       此次参评十佳摄影记者的有182位,十佳图片编辑的有64位,十佳多媒体作品的有61件。在现有的同类型全国性评选中,规模应该是位居前列。

       参评者中,目前活跃在一线、比较知名的个体和媒体几乎全部囊括。这使得评选竞争相当激烈,也让人对最终结果充满期待。

       参评者涵盖通讯社、报纸、杂志、门户网站、图片社等不同气质和属性的媒体,品类丰富,基本描绘出了当下媒体生态的全貌。

记忆2013十佳摄影记者:王敬作品

        2. 评选标准强调思想性。

       三大项目的评选标准中,无一例外地都要求参评者提交论文、阐释性文章,并强调要表现出“思想性”。我以为,这是一个进步。很长时间以来,我们明文所示的评选标准多集中在影像视觉呈现的艺术性与技术性上,而对观点表达的力度与深度强调甚少。本届评选开宗明义,我深为赞赏。

记忆2013十佳摄影记者:杨抒怀作品

       3. 关注点对“事”更对“人”。

       新闻摄影,强调信息含量,强调叙事能力。因此,重大新闻,往往是新闻摄影首要的聚焦点。新闻摄影评选中,常常会出现是“评新闻”还是“评照片”的争论——盖因照片常常对“事”不对“人”。“事”很重要,但照片呆板、僵化、全无生气。从本届参评者提供的作品看,摄影记者不仅对“事”关注,更对“人”关注——除了以普通人为拍摄主角之外,即使是报道重大新闻事件,记者也多关注事件中独立个体的真实命运,注重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人”来说“事”;反而比较少单纯依靠情节推动与时间动态来完成报道了。比如,一个明显的佐证就是人物肖像被大量运用。

       从关注人性的角度讲,我认为这是一种进步。至少“人”不再是一个政治化和概念化的新闻道具——新闻价值的判断可以是基于人类共通情感所做出的选择;新闻摄影的表现,也可以是芸芸众生最真实的喜怒哀乐。我们常说,新闻摄影见证历史,须知,见证历史就是见证人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摄影回到了它应该有的样子,不是宣传味的、模式化的、冰冷的权威化身。

记忆2013十佳摄影记者:吴传明作品

       4.获奖者水平整齐而富于个性。

       最后胜出的十位记者,来自于不同媒体,老中青三代结合,并在影像上展现了鲜明的个性。王敬善于营造高反差的现实景观;杨抒怀则将现实变成欲望坦露的舞台;吴芳长期关注底层无助者;吴传明则表达了一个老记者对摄影的诚恳和坚持;张涛以冷静的肖像传递关怀的温度;陈剑则对政务新闻做了个人化的创新;年纪最小的陈荣辉精心在一幅幅画面中同构人对自然的戕害,以及自食其果的悲剧;周平浪以摄影完成了对于一座畸形城市的深度调查;柳涛的影像,总是以简洁的细节迸发强大的力量;而夏世焱,在淡淡的诗意中诉说寻常中的特别。

 从业新闻摄影15年,我看到这些记者及其照片,依然有一种源于职业的骄傲和感动。

记忆2013十佳摄影记者:张涛作品

       另一方面,本届评选也暴露出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偏科严重。

       本届评选要求摄影记者提供的硬件主要是8张单幅照片、1组专题作品。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单幅比较强的,专题弱;专题给力的,单幅又差点儿意思。甚至有一名很优秀的摄影记者,本来有极其出色的专题作品,但就因为“凑”不够8张单幅,最终只能放弃参评。

       一般来说,单幅照片反映记者瞬间反应的敏锐性与提炼概括的能力;专题作品侧重记者对一个选题深入观察的系统性与思维的逻辑性。那么,要求一名摄影记者同时把单幅和专题都拍好,是不是要求太高了呢?就目前的具体要求来说,应该不是的。

 这两类照片虽各有侧重,但更多的是相互交融。单幅照片,虽只有一张,但背后一定要寄寓深厚的社会背景,看似一个点,实则一个面,要的是一滴水见太阳的功夫——这其中,如果没有对社会现实系统性的观察和逻辑性的思考,那一瞬间即使在眼前,也恐怕没反应。而专题,实际就是由一幅幅单幅构成的,每张之间,还要形成适宜的关系与节奏。如果一张照片都拍不到位,遑论一组照片呢?

       当然,人总有所长,实际工作中的部门板块划分,也容易造成摄影记者接触题材和使用体裁的客观局限。但就摄影记者作为专业人士的要求来说,8个单幅、1个专题的要求应该不算强人所难。偏科明显,多少还是会给自己的长足发展带来问题。

       另外一种偏科,就是文本写作能力的孱弱。标题、图片分说明、总说明,包括论文,诸多基础性问题。如信息不全、表述模糊、前后不一,等等。不会写文章,难道真的是摄影记者的一个死穴?文字,是摄影报道天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至今日,如果这还成为一个问题,那么,真是令人相当汗颜!

 这些问题,包括专题的一些编辑问题,其实都是可以通过摄影记者与图片编辑的合作来解决的。在评选中,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这些摄影记者提交的图片,有没有经过专业编辑的工作?为什么在图片编辑岗位已经普遍设置的今天,图片编辑的职能依然习惯性缺位?——这也许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记忆2013十佳摄影记者:陈剑作品

       2. 题材与手法依然相对单一。

       先说题材。位列前三甲的分别是芦山地震、非典十周年和雾霾污染。虽然这三个确实重要,但是,除此之外,大千世界就没有其他可关注之事了吗?不能不说,摄影记者主动发现新闻、挖掘题材的能力还未尽如人意。我比较惊讶的是:不下6位摄影记者的专题拍的都是“街头露宿者”。这几位记者分布在天南海北,如果这不是大家开会商量过的话,那么,只能归结为视角过于狭窄和可能存在模仿。当摄影记者只是被动地被新闻牵着鼻子走,只是急匆匆地从一个新闻现场赶往另一个新闻现场时,他只是一部记录现场的照相机,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记者。

       再说手法。前面说到人物肖像的运用有其积极意义,但任何一种手法,无所不用,就成了问题——环境肖像几乎成了万金油,无论题材,无论对象,无论主题,无论语境……总之以不变应万变。另外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是:拍摄一张用手捧着的照片,也成了应急的法宝。

       在去年的“TOP20·2013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评选中,我曾经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当下的摄影,是否已经对现实失去反应能力了?面对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一堆风口浪尖的问题,我们或是简单并置某些意象,或是图解所谓严肃话题——呈现远远大于思考。

       今天,我再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新闻摄影,必须直接面对现实、反映现实;现实已然足够精彩、足够复杂、足够生猛,为何摄影反而如此退缩、贫乏、无力?

       3.深度与观点仍然缺乏。

记忆2013十佳摄影记者:陈荣辉作品

        这是一个已经没有独家现场的年代。今时今日的摄影记者,仅仅到达现场,是远远不够的。一句话:摄影,是脖子以上的活儿;而不是脚脖子的活儿。

        很遗憾,在单一的题材和手法背后,正是思考的浅尝辄止。最为显著的例子,便是关于雾霾污染的报道——除了口罩,口罩,还是口罩。要知道,霾,不仅仅与环境污染有关。首先,它使中国人意识到“呼吸”也会成为一个问题;同时,它又远远超出呼吸道范畴,在社会、经济、文化各个层面引发连锁反应;甚至成为与中国国际形象相关的关键词。这样深刻的主题,岂是一“罩”能够了之?

        摄影,不仅仅是看见,更是态度。摄影记者必须有态度,有观点,有立场——无态度,不新闻。

 以上三个问题,归结为一个,就是摄影记者缺乏更为自觉的专业意识和更主动的专业实践——专业主义,恰恰是我们这个行业本应具备,实际缺乏的一种标准。#p#副标题#e#

 关于这个行业,我们有太多需要思考的地方:

记忆2013十佳摄影记者:周平浪作品

       1. 最纠结的问题。

       在媒体视觉大跃进的年代,图片一方面加强了传播的效果和力度,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消解大众对于事物深度思考的能力;而在此中隐藏着更为重要但一直不被重视的问题:对于作为“人”的摄影记者的影响。一方面,大众传播放大了摄影记者的表现力与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在摧残和消磨他们的自信和自觉。摄影记者愿意成为无坚不摧的媒体工具吗?摄影记者如何在不沦为工具的同时,力争使自己的图片不至于沦为博取眼球的工具?摄影记者如何能像一个真正的摄影师那样保持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如何能在波涛汹涌、“图不惊人死不休”的影像海啸里平静地呈现关乎这个世界和人的基本常识?又如何能坚守摄影最本质的底线而不以此作为自己向物质与虚名讨价还价的条件?

       更令人纠结的是:摄影记者,苛刻地说,只是某一媒体最合乎标准和要求的产品生产者,他那貌似的“风格”,不是个人的,而是所在的媒体的。他可能会是一名广受好评、让领导特别放心的好员工,但未必能有与别的好员工区别开来的个性价值。一旦他离开了这个媒体,离开了他为之适应并塑造了他的评价体系,他会突然发现,他似乎从来没有搞清楚过:摄影是什么?——这才是最为可怕的。

记忆2013十佳摄影记者:柳涛作品

       2. 失落的究竟是什么?

       互联网时代,人人可以是摄影记者。摄影记者们不得不面临可能既无职业成就感又无稳定工作岗位的危机。一些知名门户网站举办的摄影活动耐人寻味,打出的“向报道(纪实)摄影致敬、找回报道摄影师光荣”的口号仿佛正切中了摄影记者们正有些飘摇脆弱的心事——如果这个行业的光荣不曾失落,那又何需找回呢?

       如果真的失落,那么,失落的,究竟是什么呢?是传统媒体的发行量?广告额?还是一个更为先进的平台和渠道?都不是。我们真正失落的,是我们的影响力——在信息、真相、观点和信任源头的地位——一种依靠专业性建立起来的强大的力量。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张照片得以传播的根本理由,才是我们真正的光荣所系。很遗憾,我们非但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自身还在加剧这种失落。

       的确,一个路人拿着手机都能拍一张现场照片——新闻的五个“W”,他大约能解决四个: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和简单的事件描述(what)。但他没法解决最后那一个“W”和那一个“H”,即为什么(why)和如何形成(how)?这些,只能由专业的新闻记者来完成。信息的采集、发布已经不是新闻记者的优势和特权,分析、判断才是他们的强项。而照片,不仅仅是现场,而是观点。

记忆2013十佳摄影记者:夏世焱作品#p#副标题#e#

       如前所述,反求诸己,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这种“专业性”?

       当下传统媒体纷纷转型,最红的当属“全媒体”之路:指媒体单位通过业务融合的方式,整合出版、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应用等全部的传播产品,实现终端渠道上的高覆盖率。但其真正能够运作起来,必须要强势的媒体地位、人力品质和内容资源进行强强叠加。否则,也是徒劳无功。

       在“全媒体”好看的面子概念之下,一些摄影记者正在转型为视频记者,更多的情况是,一个记者同时写文字、拍照片、录制视频并担任主持人。显然,这只是一堆并未经过深加工的新闻素材,一个消息,一个场景,一段事件,而非真正的“新闻”。实际上,新闻作为一种产品的特性,已经决定了它一定要在最快最有效的渠道上传播;产品的质量,依然是最后的关键。

       美国芝加哥太阳报迫于经济压力解散摄影部之后,陷入了自设的尴尬之中,网友甚至创建一个名为“SunTimes/DarkTimes”(太阳报的黑暗时代)的博客,将其与竞争对手芝加哥论坛报的版面进行对比。失去了专业摄影记者的太阳报窘态毕露,而读者大呼痛快。法国解放报干脆在一期报纸上将所有图片的位置都变成空白,以此来提醒人们,摄影,在我们这个时代,究意意味着什么?那些仿若走失的图片,和我们随处可见、避之不及的影像,又有着何种区别?

       什么样的记者,是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一言概之,就是“专业性”三个字,在他身上,有着最为具体和出色的体现。专业性,是摄影记者唯一的出路,也是最好的出路。

       稍稍拓宽一下语境。摄影的专业性,在中国的现实处境多少有些尴尬。一方面,它是虚与委蛇、名不符实的一块金字招牌。诸多摄影师自命为“专业人士”的底气,通常是指他拥有的相机款型和镜头数量,以及使漂亮而庸俗的图像泛滥成灾的奇技淫巧。自然,无论是粉饰太平,抑或商业变现,摄影的专业性都是价值流通中貌似光亮、实则最不需要的那一部分。所以,专业性是一个流行词汇,但仅仅止于流行,它频频被提及,却不大有机会显露真容。

       另一方面,专业主义像是理想主义的难兄难弟,他们互相扶持着勉励行走,并肩与流俗顽强地隔离、格斗。所以,我们会看到极具专业主义的摄影师个体,却看不到专业主义成为这个行业本应具备的、普遍意义上的精神标杆。

       我以为,这可能是业界诸多痼疾难以去除的根源之一。

      当然,我并不赞同一种宗教般盲目的专业主义,将“专业”二字凌驾于一切之上。像美国战地摄影记者德博拉·柯根所反思的那样:“我们对任一事物或任何人的爱,永远不会超越故事本身,永远比不过图利自身的原始企图。”专业性,决非将摄影变为一种纯粹见证式的、自以为是的、或是出于商业机制及传播最大化目的的影像制造。服务于公共的观点与立场,当为专业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是时候让摄影真正地“专业”了。

       我很高兴在行文之际,听到不少获奖记者告诉我:重要的是总结自己的问题,且行且珍惜。我们不能指望一项评选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它,通过踏踏实实的行动,为这个行业树立标杆,铭刻荣光。

分享这篇文章:

本文由  眼界  发布。

敬告:部分网络作品查找作者困难,如有侵权行为,请与本站联系。

评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