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文论

跨媒介融合的摄影艺术

       1989年可以说是摄影的一个分水岭,建立互联网的概念首次被提出。1990年Adobe Photoshop数码影像后期处理软件问世。1991年柯达公司首先推出专业数码相机。这一切均宣告摄影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在这个历史关头,摄影是否仍然有力量,便成为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围绕这个话题,中国摄影家协会将于2014年4月29日下午2点在中国摄影展览馆举行题为“摄影是否仍然有力量?”的专题讲座。讲座由中国摄影出版社承办,联合国摄影协会副主席江融先生担任主讲人。

       美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罗莎琳德·克劳斯(Rosalind Krauss),曾在1999年美国《批评探究》(Critical Inquiry)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题为《再造媒介》(Reinventing Medium)的文章,提出“后媒介状况(post-medium condition)”的概念,即当代艺术更多地采用混合媒介,摆脱了现代艺术原有的传统媒介分类(如油画和雕塑等媒介),进入到“后媒介状况”。

       她于2006年在美国另一份学术刊物《十月》(October)上撰文进一步分析指出:后媒介状况往往是在一项技术“因其自身的过时而衰退”之后出现,而且“新技术的各种不同层面的机制”能为艺术家提供“技术支助”来取代传统的艺术媒介,同时,艺术家也会利用过时的技术进行实验,“以利用其表达手段的能力”,并“发现其救赎的可能性”。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艺术家尝试将不同媒介手段相互融合,作品的形式也随之变得丰富起来。

       詹姆斯·韦林(James Welling,1951~)是1980年代美国“图像一代”(The Pictures Generation)的重要成员,但与其他人“挪用”现成照片进行创作的方式不同,韦林主要是通过将观念艺术与现代摄影理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他一直在探讨摄影媒介本身诸如材料、光与影、色彩的光谱等基本元素。早期作品是用大画幅相机拍摄锡箔纸和法兰绒等日常材料,但照片的效果能产生如海洋、山脉、瀑布等意象的作品。后来,韦林尝试利用各种不同的彩色滤色镜在暗房中制作出如同抽象表现主义画作的作品。

1.jpg

詹姆斯·韦林作品《玻璃房》,2006-2009年

       上面这幅是韦林的最新作品《玻璃房》,是用数码相机加上棱镜和色镜拍摄美国著名建筑家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1906~2005)的“大玻璃房”故居,最终的照片是汇集色彩、光晕、线条、建筑、雕塑及摄影的作品。

2.jpg 

马可·布鲁尔作品《无题》,2012年

 

       德国年轻艺术家马可·布鲁尔(Marco Breuer,1966~),不使用相机进行创作,而是根据预先想好的方式,用不同工具直接对相纸的药膜进行处理,包括烧烫、刮擦、切割、磨砂和钻孔等,以便制造出不同线条、图案和抽象的效果。

3.jpg

马修·勃兰特作品《格雷斯湖,第7号》,2013年

       马修·勃兰特(Matthew Brandt,1982~)是另一位对照片表面进行处理的年轻艺术家,他从2008年开始的《湖泊》系列作品,先用大画幅相机拍摄优美的湖泊风景照片,放大成巨幅照片后用所拍摄的湖泊水浸泡数日甚至数周,同时观察照片表面出现的颜色变化,直到艺术家所要达到的效果为止。这种处理方法造成相纸的纸基退化而出现各种不同的颜色和斑块,形成特殊的效果。对于勃兰特来说,这种退化象征着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而造成湖泊环境的退化,因此,他的作品不仅能够审美,而且还能提醒公众关注环保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摄影艺术家已不是单纯地使用摄影媒介进行创作,更多地将摄影与其他媒介“混搭”,进而产生多媒介的影像作品。

4.jpg

       艾莉森·罗斯特,Kilborn Acme Kruxo相纸,约在20世纪40年代过期,2013年进行处理

       美国艺术家艾莉森·罗斯特(Alison Rossiter,1953年-),从2007年开始,在网络上收购已过期的相纸,并有控制地部分放入显影液中进行试验,虽然这些相纸已年久失效,但因材质和存放条件各异仍会出现各种潜在的影像,其中有些影像仿佛是山脉、岛屿和镜子等。罗斯特还将两张类似的图像并置在一起,造成有趣的几何图形作品。

       克里斯·麦考(Chris McCaw)选择使用自制大画幅相机,配上用于军事侦察的高倍望远镜头,装上过期的银盐相纸,直接利用太阳光创作物影照片。

5.jpg

       由于长时间曝光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相纸记录了强烈太阳光留下的一道弯曲的灼烧痕迹,麦考利用模拟摄影最基本的两个元素——时间与光线来创作,既传承了摄影传统,又将摄影媒介推向新的发展方向。

6.jpg

米什卡·赫纳作品《荷兰风景》,2011年

       米什卡·赫纳 (Mishka Henner),利用谷歌地图创作题为“荷兰风景”系列作品。他从因特网下载了谷歌地图上用马赛克遮挡过的荷兰一些敏感地区的图像,之后将这些图像后期处理成方构图的作品,仿佛是艺术家自己航拍的照片,再加上后期制作的抽象效果,具有抽象画的美感。

7.jpg

特雷弗·帕格兰作品《无题》(捕食者号无人驾驶飞机),2013年

 

       特雷弗·帕格兰(Trevor Paglen),利用摄影将美国军方在谷歌地图上不愿公开的秘密活动地点视觉化,上面这幅新作是帕格兰拍摄到的美国无人驾驶飞机在沙漠上空试飞的画面。这些天空的画面乍看起来非常壮丽、诗意和抽象。但当观众仔细察看时,才发现有一个小如蚂蚁的无人驾驶飞机在画面的某一部位,立即会中断审美,继而可能产生令人不寒而栗的感觉。

8.jpg

乔恩·拉夫曼作品《心跳加速》,2013年

 

       加拿大艺术家乔恩·拉夫曼(Jon Rafman,1981~),通过电脑程式将网络上收集到的现代著名画作转变成如同大理石或金属等视觉材料,再用3D打印机将它们做成古希腊的半身雕像,最后翻拍成肖像式的照片展出,利用跨媒介的创作方式,探讨虚拟与真实、二维与三维以及影像与表面之间的互动关系。

       因特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对照片的传播和制作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佩内洛普·昂布里科(Penelope Umbrico)自2006年起,从Flickr网站上下载每天上传的落日照片,从中截取太阳把它拼接成一幅作品。这种完全是从因特网上下载现成的照片去创作的例子,可以称作因特网艺术。

9.jpg

       影像艺术跨媒介融合的趋势,也为摄影家的创作、策展人的策划以及博物馆的收藏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摄影媒介并没有消亡,反之,通过与其他媒介的结合,正经历摄影史上的另一次嬗变,因此,摄影正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什么是照片?”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在当下无法确定。

       但是,从该展览所展示的作品中能够看出,照片的定义始终在变化中。在这个“后媒介状况”的时代里,艺术家正采用跨媒介的方式进行创新。尽管数码技术使得摄影的门槛变得更低,似乎“人人都是摄影家”,但艺术家却对数码技术采取不同的对策:有的将其拒之门外,反而采用模拟技术的传统工艺推陈出新;有的双手欢迎该技术,利用数码技术探讨摄影媒介的可塑性;有的将数码技术与模拟技术相结合,先用数码技术处理,最终仍以照片呈现。因此,很难断定今后的照片会是什么模样。正因为如此,摄影正处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

       以上内容摘录自江融“摄影是否仍然有力量?”专题讲座

分享这篇文章:

本文由  眼界  发布。

敬告:部分网络作品查找作者困难,如有侵权行为,请与本站联系。

评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