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文论

以影像向自然敬礼

1635930195685679.jpg

海燕凌空 冯凯文 

  初秋的大兴安岭群峰叠翠,绿浪连绵,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旭日破雾,林海金光闪耀,生机勃勃;晨雾沐浴丛林,宛如一条哈达,献给远方的客人;阳光、群山、绿翠演绎着一曲森林交响乐,令人陶醉——这是著名摄影家冯凯文镜头里的故乡伊图里河。他通过影像,“让人们热爱森林、爱护自然环境,共同建设一个美丽家园”,而这也是他30多年来集中拍摄的一个主题——自然生态摄影。

  冯凯文现为全国公安摄协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顾问。自1969年拿起相机以来,他拍新闻,也拍纪实;拍风光,也拍民俗;工作期间,他辗转于解放军、武警森林部队和消防部队,军旅生涯的经历和见闻激发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心。退休之后,他仍倾心于摄影公益事业,漫步于高山大川,自然生态摄影成为他退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端着相机的森林卫士

  谈到自然生态摄影,冯凯文总是将森林保护和生态环境并列提及,这或许是因为森林贯穿了他的一生。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长大的冯凯文,从小被绿草、树林、鲜花包围,对森林有着深深的眷恋,以至于18岁参军入伍到了呼和浩特以后,当看到沙尘暴把广告牌从楼上吹下来,直接砸向马路时,他忍不住惊讶:“怎么这里的天气是这样的?”后来到远郊野营拉练,看到成片的沙漠与戈壁,很少有绿色时,他开始思考生态环境变化的问题。“从内蒙古的最东部到最西边,就是一条从原始森林到次生林、到草原、到戈壁,最后再到寸草不生的荒漠的生态线。”但将生态保护上升到理论高度,还是他进入内蒙古森林武警部队工作之后。

  1985年初,冯凯文调到内蒙古森林警察总队负责宣传工作。在这里,他接触到大量的关于森林覆盖率下降和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资料,这让他不禁感慨:“破坏了森林和植被,就等于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在这里,他同时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亲眼目睹了“嫩江八勇士”的现场。“1986年,嫩江两岸发生火灾,历经8小时激战,装甲车奔赴火线时从98米高的悬崖坠落嫩江,一位战士当场牺牲。前线官兵奋不顾身的精神感染了我,让我意识到保护森林、维护生态环境确确实实是一件伟大的工程。”往事历历在目,冯凯文说:“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我不仅要当一个森林卫士,还要用相机去呼吁人们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后来,冯凯文曾经四次到林业部参加全国森警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接触到大量的图像文字资料,了解到全国森林覆盖率锐减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使他更加增强了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决心。在他心中,用摄影维护生态环境,不仅是责任,更是使命。

1635930195791024.jpg

远眺金秋 冯凯文

  追寻“原始”,回溯曾经的美好

  在森警部队工作的近十年间,冯凯文悉心培养摄影宣传人才,充分运用影像功能,向社会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1995年,冯凯文调到北京工作。工作环境变了,但运用影像宣传保护生态的初衷没有变。他利用工作间隙穿越自然空间,用摄影作品引领大家领略原始的纯粹与美丽:23次西藏之旅,3次进入墨脱;27次走进新疆,3次在喀纳斯白湖骑马野营;4次踏上青海黄河源头4600米的高山;6次穿越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还有南极、北极的万年冰川,他拍摄了诸多与众不同且常人难以看到的自然世界,出版了画册《时光涌动》,还多次推出摄影专题《穿越原始空间》。他努力走进“原始”,努力寻找人类原来的“家”,希望以此告诉人们:“我们过去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现在我们完全应该建设好生态环境,把过去美好的环境重新召唤回来。”

  为了追寻这些“原始”地带,冯凯文经历了多次生死临界时刻。在黄河源头4000多米的海拔高度,他“每天夜里缺氧睡不着,有种要憋死的感觉”,但也得意于“当地政府在牛头山上立的那块石碑,刻有到此的中外摄影家的名字,我的名字在其中”。提到3次走进新疆白湖,他毫无抱怨且乐呵呵地说“没死在里面就不错了”——过巨石滩,老马失蹄,把他从两米多高摔下来,同伴担心他的内脏破裂出血;登上悬崖,老马摔倒卧在崖顶,两米之外便是万丈深渊;走进白湖,心脏病犯了,两把救心丸才缓解危机……

  如今提起这些往事,冯凯文既骄傲又后怕。对他而言,“52年甘愿历尽千辛万苦,一次次走进人迹罕至的地方,虽常常有险情发生,又常常与生命极限挑战,却天道不负拼搏人,影像的摄取已令我感念山水之恩”。

1635930195689011.jpg

丝绸之路 冯凯文

  诗意在摄影中的表达

  冯凯文的生态摄影作品充满着诗意。他将文学思维融入作品中,在画册《时光涌动》中,他对大自然的爱不仅融入每幅作品中,也溢于字里行间。太阳的余晖洒向克什克腾的树林,给林间抹上一缕橙色,他赞叹:“飞霞落日已去,万籁俱寂。乍一束光,震颤着林间美丽。”九寨沟瀑布涌动,流水冲击石头溅起的水光,似线、似烟、似凝结的冰花,他写下:“点滴涌动澎湃,生命在汇集中奔腾。”大雪过后的海拉尔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一棵小树孤独守望,他感叹:“望着骤然消逝的同伴,却不放弃这孤独的守护。”

  他将书法、美术、音乐、舞蹈、建筑、戏剧等艺术思维融入摄影创作,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自然界中有趣的图案、组合、形状和纹理,使画面弥漫着诗意。广西莲花山的蕨菜原本一尺半高,但冯凯文将镜头拉近,仅保留蕨菜枝头上未展开的幼嫩叶芽,“像五线谱音符一样”,错落有致的枝条奏响了一曲《森林交响曲》。墨脱山沟里一堆爬满青苔的石头在冯凯文的镜头里好似一个个裹着绿草皮的地精,它们或四处打量,或交头接耳,充满着戏剧感。人们所熟悉的四川四姑娘山,在《倩影婆娑》里似一幅抽象油画:枯树倒映在水面,长头推过去,树的倒影扭曲变形,古朴苍劲;画面中央,一道阳光射向水面,既完成了画面的颜色过渡,又点亮了画面;前景,高低不平的石头使画面呈现了水的流动,充满了动感。“艺术是保持距离的审美过程,朦胧与抽象也许是摄影人创造别样审美视野的独特感受。我喜欢把影像拍摄得朦胧一点,名曰‘远距离想象空间’,于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就给人留下了更多的回味。”冯凯文说。

  这种对艺术的执着,也是冯凯文一直以来的目标: “把自然和社会的脉络忠实记录下来,这是摄影的纪实性,另外它又和美术、书法、音乐等艺术一样,要走到一个让人欣赏的艺术维度。”他希望自己的摄影作品能够不断积累、不断升华,在人们建设美好家园的同时,带给人们一些思考、激励与审美。

分享这篇文章:

本文由  眼界  发布。

敬告:部分网络作品查找作者困难,如有侵权行为,请与本站联系。

评论

相关链接: